過去醫師要抓癌症淋巴轉移、追蹤手術後血液的灌流情形,「顯影劑」打入身體後,必須仰賴螢幕才能掌握螢光劑的位置。台大醫院等團隊,開發「靛青綠即時目視導引系統」,可以用「雷射投影」方式直接在患者的血管或組織上定位,醫師可以即時觀察,掌握身體「亮點」,讓主刀醫師下刀更即時和精準。
(黃仲丘報導)
過去外科醫師要抓癌症淋巴結的轉移,顯影劑打入身體後,位置必須仰賴螢幕才能現形,醫師必須抬頭看螢幕,再比對患者身體,才能掌握螢光劑的位置。
台大醫院,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台大資工所及萬芳醫院在3年前組成,螢光顯影研究團隊,開發出「靛青綠手術區域即時目視導引系統原型機,可以用雷射投影方式直接在患者的血管或組織上定位,醫師可以即時觀察,掌握身體「亮點」,讓主刀醫師下刀更即時和精準。台大醫院外科部教授陳益祥說:「我們用雷射定位,把機器看到的東西直接用雷射投影,定位在實體上,讓手術者可以直接看到真正的位置,前哨淋巴結在哪裡,血管不通的地方在哪裡,它就可以不用再抬頭去看。」
陳益祥說,靛青綠(Indocyanine green),是注射在人體的醫用螢光染劑,吸收黃外光後會放出紅外光螢光,藉由紅外線攝影機,偵測血管灌流,可以幫助醫師找到像乳癌前哨淋巴結有無擴散、也可以用在監測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器官移植等術後追蹤。另外,由於沒有放射線問題,對醫師和患者的副作用也較少。
陳益祥說,這套新系統目前台大醫院已經施作過心臟病患者、與乳癌患者各1例,已取得專利,預計3至5年後可上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