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編輯部】現代家庭離不開冰箱。冰箱可以冷藏食物,讓食材保持新鮮,也延長食材的保存天數,但是我們也漸漸依賴冰箱,把太多食物塞進冰箱,造成衛生問題;或是過度想像冰箱的功能,讓一些不存在的功能反過頭來危害我們的健康。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告訴我們冰箱的正確使用觀念,別再把冰箱當成萬能的食材儲藏庫。
使用冰箱的5大迷思
1.冰箱可以殺菌?
譚敦慈提醒大家,家庭用冰箱雖然可以延長食物保存天數,但低溫的環境並不能殺死細菌,只是降低細菌的活動力,也就是延後食物腐壞的時間點而已,「你的眼睛不是顯微鏡」,就算看不到腐敗或發霉,食物也持續敗壞中。
解方:放進冰箱的食物還是應該儘快吃完。
2.冰箱可以放滿滿有效利用空間?
冰箱內部有固定的出風口,所以冰箱內各處並不都是一樣冷,需要靠內部空氣流通,才能確保每一個空間都能保持在低溫狀態。
解方:冰箱不要裝太滿,使用超過七成空間保鮮功能會下降,食物容易腐敗。
3.只要很快開冰箱門又關上,次數多一點也沒關係?
研究發現其實每開一次門,冰箱裡就會上升 4 度,影響保鮮功能,又浪費電。
解方:最好能想清楚要拿出或放進哪些物品,儘量集中一次開關門。
4.冰箱可以保持乾燥?
這可說是長久以來的一大迷思,事實上,食物在冰箱裡保存方式不對,一樣會吸收水分甚至發霉。
解方:不同食物與食材有不同的收納原則,務必留意。
5. 要解凍食材,直接丟冷藏室就好?
用冷藏室解凍是個方法,但注意不要超過 24 小時,時間太長可能孳生細菌。
解方:盡量減少利用冷藏區解凍時間。
譚敦慈只有在處理冷凍肉類時才會放冷藏區解凍,但先決條件是肉類已經處理成較薄的肉片,才能夠快速解凍,並且裝保鮮盒內以免血水汙染其他食材。至於蝦子是直接放在流水裡解凍,魚類部份因為平常都買中型魚,體型不大,因此也是直接用流水解凍,並不會花太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