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腹型肥胖的危害比全身肥胖的危害更大,腹型肥胖容易損傷內臟,而我國人群以腹型肥胖為主,因此,控制腹型肥胖意義重大。

1

蘋果型身材與梨身材對比圖

 
 

什麼是腹型肥胖(蘋果型身材)?

四肢修長,體重達標,唯獨大腹便便,腰圍過粗甚至超過臀圍。這樣的體型從外觀上看很像“蘋果”,也被形像地稱作蘋果型肥胖蘋果型肥胖其實叫做腹型肥胖或中心性肥胖,指脂肪主要沉積在腹腔內,表現為腰圍增加。

  蘋果型身材危害更大

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和腰圍均為評估肥胖的簡易人體測量學指標。然而人們往往通過BMI來衡量肥胖的程度,從而忽略了腰圍的增加對健康危險的指示作用。男性腰圍大於或等於90厘米,女性腰圍大於或等於85厘米就可被定義為腹型肥胖。近來研究中發現,以BMI為判定指標的全身性肥胖和以腰圍為判定指標的腹型肥胖,在多種疾病發生過程中的作用並不等同,其中腹型肥胖者患並發症的危險要比全身肥胖者大得多,這在我們對高血壓糖尿病的研究中已經得到了證實。

腹型肥胖也可以說成腹腔內肥胖,腹腔內的脂肪與皮下脂肪有很大區別,其有害性及所釋放出的有害因子都比皮下脂肪更多,更易使人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膽石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因此危害更加嚴重。

有人觀察了一組白人女性,發現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險性是普通人的3.7倍,而腹型肥胖的女性患糖尿病的機會是普通女性的10.3倍。蘇州大學醫學部在對2778名對象的追踪觀察也發現,部分個體BMI降低的同時,其腰圍可能並沒有顯著下降,甚至會升高;而BMI在升高的同時其腰圍也可能降低。因此,僅僅通過體重來判定一個人是否肥胖是誤區,容易將BMI正常但腰圍高出正常範圍的人劃入低風險人群,但事實上這部分人的疾病風險依舊很高。

  腹型肥胖者易損傷內臟

BMI和腰圍反映了不同類型的脂肪蓄積程度,其中BMI主要反映全身脂肪含量,腰圍主要反映腹部內臟脂肪堆積。內臟脂肪含量或內臟脂肪佔總脂肪的比例的升高是健康危害的重要因素。內臟脂肪主要存在於腹腔內,如肝、胰、胃、腸道等器官周圍和內部,過多的內臟脂肪進入消化系統時,會對肝臟等器官造成損害,引發脂肪肝,還會擾亂新陳代謝,引發糖尿病等病症。不僅如此,內臟脂肪還會導致體內毒素難以正常排除,從而產生多種化學物質,引發心髒病;內臟脂肪還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導致動脈炎症等。此外,腹部脂肪還會壓迫肺,從而導致肥胖者呼吸急促,呼吸越困難,就越容易造成血流中輸氧量不足,進而導致全身乏力、免疫力受損,甚至引發高血壓。而許多研究採用核磁共振成像(MRI)和CT技術對人體內脂肪含量進行精確測量,驗證了內臟脂肪含量較全身脂肪量對多種慢性疾病甚至死亡有更好的指示作用。

我國人群的體脂分佈與西方人群不同,以腹型肥胖為主。而那些體重處在正常範圍內,但其腰圍已經超過正常界點的人,他們的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依舊很高,但常常被忽視。

 久坐更易腹型肥胖

影響一個人腰圍增加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遺傳因素、飲食習慣、體力活動、久坐習慣等。遺傳背景是近些年的研究中較為關注的因素之一,肥胖的發生存在一定的家族聚集性,例如體型較胖的父母,其後代也較胖。這是由於不同染色體上的多個直接或間接調控脂肪代謝和糖代謝的位點發生突變,導致脂肪代謝障礙而不斷積聚形成的肥胖。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體力活動也是導致腹型肥胖的原因之一。此外,久坐習慣是近些年的研究中逐漸被關注的健康危險因素,因為長時間端坐更容易導致腰圍增加。我們的研究證實,久坐習慣可以增加糖尿病和高血壓的發病風險,經常性的體育鍛煉可以降低上述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但前提是腰圍降為正常水平,否則生活方式的改善很難明顯降低腹型肥胖所致的疾病風險。

久坐習慣與體力活動的缺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有久坐習慣的人其體力活動量可能並不缺乏。例如,由於職業的需要,很多人上班期間一直處於端坐狀態,如長途車司機、辦公室打字員等。雖然這些人可以利用下班以後的時間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但這並不能完全彌補白天長時間的端坐給身體帶來的危害,尤其是腹部脂肪的逐漸積累。

上述導致腰圍增加的危險因素之間並不是相互獨立的,它們之間也會相互協同或製約。例如,一個高脂肪飲食且缺乏鍛煉的人,其發生肥胖的危險會顯著高於高脂肪飲食但體力活動充足者。

  腹型肥胖如何形成?

脂肪是組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那麼腹內脂肪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身體需要一兩米飯,人體實際卻吃了半斤,多餘的食物在代謝循環後以能量的形式儲存在脂肪細胞裡。但這個儲存是有一定限度的,當脂肪細胞儲存到極限,就會沉積到非脂肪細胞的器官中。人們常常聽說的脂肪肝就是脂肪細胞沉積到肝臟中。除了肝臟,脂肪細胞還可能沉積到心臟,引起心肌脂肪問題;沉積在胰腺中,可能引起胰島細胞脂化引發糖尿病;沉積到肌肉中,則會引起胰島素抵抗、葡萄糖代謝障礙等問題。

目前,除了測量腰圍判斷是否腰圍超標之外,臨床上鑑定腹型肥胖的方法主要有B超、CT平掃、電阻抗法三種。用低劑量的CT平掃腹部,能看清腹內脂肪的含量多少。電阻抗法是一種儀器,手、腳握住儀器的把手,電流通過四肢間接地測算體內脂肪是否屬於腹內脂肪。但這三種方法目前多用於科研或調查,不是臨床上的常規檢查手段,不適合大眾​​化的篩查和體檢。

  控制體重意義重大

影響一個人腰圍增加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遺傳因素、飲食習慣、體力活動、久坐習慣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體力活動是導致腹型肥胖的原因之一。臨床上很多患者將體重控制下來,對治療有非常顯著的積極影響。在內分泌門診,很多醣尿病患者嚴重者血糖高達20mmol/L,將體重控制達標後,甚至不吃降糖藥血糖都能保持穩定。所以對於肥胖患者,及早減肥有重要意義。

  飲食減肥:總量控制搭配合理

飲食減肥的原則是控制每天攝入食物的總熱量,在總熱量控制的前提下,飲食營養搭配要均衡,還可以進行食物交換。

總量控制的意思是,無論每天吃幾頓,一天吃進去的總熱量、總熱卡數不能增加。在總量控制的基礎上吃得合理,有主食、蛋白、油、蔬菜、水果、牛奶、雞蛋等。不能今天吃得少,明天吃​​得多;也不宜一頓吃得多,第二頓吃得少。有些人減肥時聲稱“不吃晚飯”,實際上只是不吃主食,用水果、乾果等代替米飯,實際吃入的熱量比米飯還多。

食物交換的意思是食物所含熱量相等時可以進行交換。比如一個蘋果的熱量約等於半兩糧食,半兩米飯幾口就吃沒了,從口感上往往不過癮,甚至跟沒吃一樣;但一個蘋果細嚼慢嚥後更容易產生飽腹感,二者就可以相互替換。

 運動減肥:不拘形式強身健體

除了控制飲食,運動也是減肥的重要方法。鍛煉可以增加身體肌纖維含量,使肌肉變結實,減少脂肪含量。

哪種運動最好?最有利於快速減輕體重?運動形式很多,不應有“好”與“不好”之分,運動的原則是不拘泥任何形式。運動如果能穿插在一天之中最好,這樣將更利於血液循環。如果保證不了每天持續運動,能運動半小時就比不動要強,運動得越多,脂肪燃燒得也就越多。如果某天運動量較大,當天飲食攝入可以適當放寬要求,多吃一點,但絕不能吃得過飽,使減肥前功盡棄。

總的來說,每天運動半小時,可以保持健康;每天運動一小時,能夠促進健康;超過一小時則會增強體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jf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